MySQL 什么时候适合创建索引?

业务上具有唯一特性的字段,即使是组合字段,也必须建成唯一索引。(来源:Alibaba)不要以为唯一索引影响了 insert 速度,这个速度损耗可以忽略,但提高查找速度是明显的。

tips:唯一约束和唯一索引是相互依存的

频繁作为 WHERE 查询条件的字段

某个字段在SELECT语句的 WHERE 条件中经常被使用到,那么就需要给这个字段创建索引了。尤其是在数据量大的情况下,创建普通索引就可以大幅提升数据查询的效率。

经常 GROUP BY 和 ORDER BY 的列

索引就是让数据按照某种顺序进行存储或检索,因此当我们使用 GROUP BY 对数据进行分组查询,或者使用 ORDER BY 对数据进行排序的时候,就需要 对分组或者排序的字段进行索引 。如果待排序的列有多个,那么可以在这些列上建立 组合索引

UPDATE、DELETE 的 WHERE 条件列

对数据按照某个条件进行查询后再进行 UPDATEDELETE 的操作,如果对 WHERE 字段创建了索引,就能大幅提升效率。原理是因为我们需要先根据 WHERE 条件列检索出来这条记录,然后再对它进行更新或删除。如果进行更新的时候,更新的字段是非索引字段,提升的效率会更明显,这是因为非索引字段更新不需要对索引进行维护。

DISTINCT 字段需要创建索引

有时候我们需要对某个字段进行去重,使用 DISTINCT,那么对这个字段创建索引,也会提升查询效率,同时显示出来的记录还是按照 DISTINCT字段 递增的顺序 进行展示的。这是因为索引会对数据按照某种顺序进行排序,所以在去重的时候也会快很多。

多表 JOIN 连接操作时,创建索引注意事项

连接表的数量尽量不要超过 3 张 ,因为每增加一张表就相当于增加了一次嵌套的循环,数量级增长会非常快,严重影响查询的效率。

对 WHERE 条件创建索引 ,因为 WHERE 才是对数据条件的过滤。如果在数据量非常大的情况下,没有 WHERE 条件过滤是非常可怕的。

对用于连接的字段创建索引 ,并且该字段在多张表中的 类型必须一致。否则会发生隐式转换,使用到了函数,会导致索引失效。

使用列的类型小的创建索引

类型大小:指的是该类型表示的数据范围的大小。我们在定义表结构的时候要显式的指定列的类型,以整数类型为例,有TINYINT、MEDIUMINT、INT、BIGINT等,它们占用的存储空间依次递增,能表示的整数范围当然也是依次递增。如果我们想要对某个整数列建立索引的话,在表示的整数范围允许的情况下,尽量让索引列使用较小的类型,比如我们能使用INT就不要使用BIGINT,能使用MEDIUMINT就不要使用INT。这是因为:

  • 数据类型越小,在查询时进行的比较操作越快
  • 数据类型越小,索引占用的存储空间就越少,在一个数据页内就可以放下更多的记录,从而减少磁盘I/0带来的性能损耗,也就意味着可以把更多的数据页缓存在内存中,从而加快读写效率。

这个建议对于表的主键来说更加适用,因为不仅是聚簇索引中会存储主键值,其他所有的二级索引的节点处都会存储一份记录的主键值,如果主键使用更小的数据类型,也就意味着节省更多的存储空间和更高效的I/O。

使用字符串前缀创建索引

假设我们的字符串很长,那存储一个字符串就需要占用很大的存储空间。在我们需要为这个字符串列建立索引时,那就意味着在对应的B+树中有这么两个问题:

  • B+树索引中的记录需要把该列的完整字符串存储起来,更费时。而且字符串越长,在索引中占用的存储空间越大
  • 如果B+树索引中索引列存储的字符串很长,那在做字符串比较时会占用更多的时间

我们可以通过截取字段的前面一部分内容建立索引,这个就叫前缀索引。这样在查找记录时虽然不能精确的定位到记录的位置,但是能定位到相应前缀所在的位置,然后根据前缀相的记录的主键值回表查询完整的字符串值。既节约空间,又减少了字符串的比较时间,还大体能解决排序的问题(由于二级索引种不包含完整的学习,所以无法对前n个字符相同,后面的字符不同的记录进行排序,也就是使用索引列前缀的方式无法支持索引排序,只能使用文件排序)。

问题是,截取多少呢?截取得多了,达不到节省索引存储空间的目的;截取得少了,重复内容太多,字段的散列度(选择性)会降低。怎么计算不同的长度的选择性呢?

索引的长度与区分度是一对矛盾体,一般对字符串类型数据,长度为 20 的索引,区分度会 高达 90% 以上。

可以使用公式 count(distinct left(列名, 索引长度))/count(*) 计算文本区分度,结果越接近1越好,差别不大的情况下选短的即可。

区分度高(散列性高)的列适合作为索引

列的基数指的是某一列中不重复数据的个数,比方说某个列包含值2,5,8,2,5,8,2,5,8,虽然有9条记录,但该列的基数却是3。

也就是说,在记录行数一定的情况下,列的基数越大,该列中的值越分散;列的基数越小,该列中的值越集中。

这个列的基数指标非常重要,直接影响我们是否能有效的利用索引。最好为列的基数大的列建立索引,为基数太小列的建立索引效果可能不好。

可以使用公式 select count(distinct a)/count(*) from t1 计算区分度,越接近1越好,一般超过33%就算是比较高效的索引了。

tips: 联合索引把区分度高(散列性高)的列放在前面。

在多个字段都要创建索引的情况下,联合索引优于单值索引

使用最频繁的列放到联合索引的左侧

这样也可以较少的建立一些索引。

同时,由于最左前缀原则,可以增加联合索引的使用率。

补充

需要注意的是,索引不是越多越好,要限制索引的数目,建议单张表索引数量不超过6个。

  • 每个索引都需要占用磁盘空间,索引越多,需要的磁盘空间就越大。
  • 索引会影响INSERT、DELETE、UPDATE等语句的性能,因为表中的数据更改的同时,,索引也会进行调整和更新,会造成负担。
  • 优化器在选择如何优化查询时,会根据统一信息,对每一个可以用到的索引来进行评估,以生成出一个最好的执行计划,如果同时有很多个索引都可以用于查询,会增加MySQL优化器生成执行计划时间,降低查询性能。

不适合创建索引的情况:

  • 在where中使用不到的字段不要建立索引;
  • 在数据量不大(比如不到 1000 行)的情况下,索引就发挥不出作用了;
  • 有大量重复数据的列上不要建立索引;
  • 避免对经常更新的表创建过多的索引;
  • 不建议用无序的值作为索引,可能会频繁导致页分裂;
  • 删除不再使用或者很少使用的索引;
  • 不要定义冗余或重复的索引;

转自:https://blog.csdn.net/WWK0905/article/details/124037562